pg电子游戏,pg电子官网,pg电子试玩,pg电子app,pg电子外挂,pg游戏,pg电子游戏平台,pg游戏官网,PG电子,麻将胡了,PG电子试玩,PG麻将胡了,百家乐,龙虎,捕鱼,电子,麻将胡了2
《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9月1日起实施。值得一提的是,条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也作了保护,家长查看孩子聊天记录、手机短信都属于违法行为。条例第39 条规定,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,开拆或者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、日记、电子邮件、网上聊天记录、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,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。(《中国青年报》8月24日)
《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将未成年人的隐私列入保护范围,其用心和出发点是好的,是出于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,但是,我认为未成年人有其特殊性,从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,这一规定不应绝对化。因为对于未成年人而言,其父母具有监护权,这种监护权应当在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权之上。
以日记为例,相信任何父母都一样,除非确属必要,父母决不会轻易去偷看孩子的日记。正在青春成长期的孩子总是有很强的叛逆心理,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,而且不愿与父母、长辈沟通,只愿把问题藏在心里或写入日记。在这种情况下,作为父母如果不找出问题所在,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,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。父母通过偷看孩子日记来了解孩子的心迹,其实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,其目的无非是加深对孩子的了解,找出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,好对症下药。
其实父母们也知道,偷看日记会伤及孩子敏感的自尊,但与孩子的成长相比,他们只能选择了前者。我们当然不提倡父母通过偷看孩子日记方式来了解孩子,但将父母偷看孩子日记行为规定为违法并予以禁止,有这必要吗?是否过于绝对化呢?
作为孩子家长以及孩子的监护人,家长看孩子的网上聊天记录、手机短信等,完全是对孩子的健康、安全负责。假如孩子在网上聊天记录、手机短信等出现不良信息,不健康的信息,家长可以及时提醒、帮助处理。如果规定孩子的网上聊天记录、手机短信等家长不得查看,孩子走上不健康的成长道路,谁会为此负责任呢?
这样的规定出台之后,其实施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。相信一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仍然会“以身试法”,而法律要惩罚这些违法的父母恐怕也是难上加难。按照《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规定,家长为了孩子健康查看了孩子的日记、聊天记录等是违法了,谁来监督?法律对家长该怎么处理?如果追究家长的法律责任,孩子真的会同意吗?显然,家长偷窥孩子“隐私”属于违法行为的规定,会变成聋子耳朵摆设。对偷看孩子日记问题等类似的问题,最佳的方式应当是道德劝导,而不是法律介入,毕竟抚养并教育孩子的是父母而不是法律。